時間過得好快,竟然已經在韓國生活滿一個月了!
我想...這一個月的關鍵字:「春天後母心」、「櫻花」、「米飯控」、「韓文好難」、「到處玩」。
● 春天後母心
這個三月是韓國轉入春季的第一個月,發明「春天後母心」這句話的人真的很厲害,因為...春天就是這樣啊!
每天早晚溫差可以差到12度,有時候中午可以高溫到22度,但過個幾天又突然氣溫驟降變成只有10度,實在不知道衣服該怎麼穿,外套該不該收... 囧
還有很特別的是「韓國氣象預報很準確!」,氣象說今天會下雨就真的會下雨!XD
●櫻花
春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:賞櫻花!
其實首爾這裡真的到處都是櫻花,不論是學校裡或是路邊或是特別規劃的賞櫻區「汝矣島」,都有滿滿的櫻花。
櫻花真的是很脆弱的花,學校裡的櫻花兩天前盛開,但下了場雨&過了一周之後,就掉的差不多了。
難怪很多人都要去"追櫻花" @@ 以前我只看過台北三芝天元宮的櫻花,這次到汝矣島看到一整片密密麻麻真的是很壯觀!
●米飯控
我在台灣其實不太喜歡吃"飯"的,如果有"麵"這個選項,通常我都會選"麵",而且在台灣的時候晚餐也不太吃米飯,只吃菜和肉。
可是來到韓國...變成了「米飯控」,原因有幾個:
1.住的考試院有提供免費的紫米飯,為了省錢很常吃飯;
2.來韓國真的莫名地很容易"餓",吃米飯好像比較有飽足感。
「來韓國特別容易"餓"」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很詭異,其他台灣同學也有同感,好幾個朋友都跟我有一樣的症頭(在韓國吃的飯量是在台灣的兩倍,而且不知道為何很容易餓)
是不是因為我們學習韓文實在太消耗腦力的關係?(每天腦袋裡無時無刻要切換「中文、韓文、英文」,偶爾還要夾雜著日文(因為日本同學很多)。
還是因為每天都走很多路的關係?(首爾到處都是上坡路、地鐵站也不常有手扶梯)
在家裡吃晚餐的飯量是台北的兩倍 @@ ↓↓
在外面的餐廳吃飯也很常吃「石鍋拌飯 or 拌飯」,可以吃光光 @@ ↓↓
有時候也會吃這種飯捲,通常韓幣2500元就可以有這麼一大條 @@ ↓↓
●韓文好難
一個月的韓文課,每週五天,每天4小時,感覺聽力有點進步,也因為每天都有作業所以讀寫也進步了,不過口說還是不太行...
而且韓文單字好難背喔!韓文特有的"尾音(받침)"是我的罩門... (有點類似國語的ㄥ、ㄣ,但比那個難多了)
還有一天下課後被老師叫去小教室特別叮嚀:「가림 씨你的作業裡面,文法都會,但是尾音常常拚錯字,老師知道尾音很難,所以要多聽CD多練習,知道嗎?」 囧
看來我的韓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●到處玩
因為我只有90天的時間,每天都是在倒數!所以一有時間就要趕緊把握機會到處玩。
這個月還算去了不少地方,除了在首爾市區有去「宣陵、首爾大公園動物園(撲空)、汝矣島漢江公園、汝矣島賞櫻花、慶熙大學賞櫻花、東大門DDP設計廣場、仁寺洞、三清洞、加山數碼園區站、永登浦地下街+時代廣場、高速巴士客運站地下街、新沙洞、廣藏市場」
還有去坡州的「坡州英語村、坡州Heyri藝術村」,和仁川的「中國城、自由公園、富平地下街」等等。算是蠻充實的囉!第二個月也要繼續努力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