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,【鶯歌陶瓷博物館】除了可以看陶瓷之外,還有好玩的「醃脆梅」活動可以參加。
從陶博館進去之後,往後面廣場就可以看到囉。
這式活動會場,還蠻大的,現場應該可以坐至少90人。
這活動是每年都有,今年的是從3月20日至5月5日,每週三&週日各四場。要事先預約報名。
抵達會場以後,要先到報到台去報名繳費,每甕體驗費用399元。
台上大哥很厲害,用很淺顯易懂的說明教大家怎麼動手做醃梅。↓↓
簡單來說,醃脆梅的步驟是:
一、鹽漬:先鹽巴搓揉、拍裂、鹽漬12小時
二、水洗:冷水浸泡3次後,脫水瀝乾
三、糖漬:加砂糖→(等糖全部融化後)把糖水倒掉→再加砂糖→再把糖水倒掉→再加糖水糖漬2天
(備註:梅和糖的比例是一比0.6。且建議這過程要全程放冰箱,不然會被螞蟻包圍!>_<)
四、完成!
其實我們在現場只做了上述的第一步驟「鹽漬」而已,帶回家以後還要再加工。
現場會給大家一人一盤梅子。↓↓
然後工作人員會幫忙加粗鹽。(※教學大哥說:一定要用粗鹽才會好吃。) ↓↓
灑上粗鹽以後,就開始使勁地搓揉這一顆顆的梅子。不用客氣的用力。↓↓
搓揉到「鹽巴幾乎被梅子吃掉,且梅子表面都開始出水」的時候,就可以拿著工作人員發的木槌把他們一顆顆敲裂。
(※教學大哥說:每顆梅子一定要有裂縫,不然最後醃出來的梅子會很鹹) ↓↓
把他們一顆顆敲裂以後,就把這些梅子&粗鹽水全部倒進這「梅甕」裡面,蓋蓋子綁繩子以後,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。
(但其實回到家以後才是重點!所以教學大哥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聽!) ↓↓
這些「梅甕」完成以後,一個個擺在桌上有點怪怪的...我們一度想寫上自己名字怕拿錯,但...那樣好像更怪。
後來我一個人拿著這個甕坐火車回台北,好緊張....很怕路人以為這是"拍咪呀"
帶回家以後,等甕裡的梅子被鹽漬12小時候就可以用清水沖洗。
沖洗方式:倒掉鹽水→加清水(蓋過梅子就好)浸泡40分鐘→沖掉→再加清水泡40分鐘→再沖掉→然後瀝乾。
(※雖然教學大哥說:「可以放進紗網拿進洗衣機脫水」,可是其實洗衣機很髒,囧,所以我後來就用電風扇吹乾了) ↓↓
梅子乾到沒有水份以後,要再把梅子放入梅甕中,然後這次要來做「糖漬」,糖要以「白砂糖」最好。
醃脆梅的「梅子 vs 糖」的比例是:「1比0.6」,也就是1公斤梅子要加0.6公斤的糖。
糖要分三次加,且最後一次要弄成「糖水」加入。如果是一公斤的糖,就要分成:250克糖、250克糖、500克糖水。
這是第一次的250克砂糖的時候,很期待! ↓↓
這是最後一次加入「用500公克砂糖煮成的糖水」的時候↓↓
冰在冰箱兩天,就可以吃了! ^____^
酸酸甜甜的,應該算有成功吧!
醃脆梅好好玩!可是好費工,以後我吃別人醃的梅子會很珍惜。
但這食物「螞蟻」很愛,放在桌上一下子就有螞蟻爬進碗裡了,真可怕。所以一定要用密封罐或是冰冰箱。
●●活動資訊●●
鶯歌陶瓷博物館
網站:http://www.ceramics.ntpc.gov.tw/zh-tw/Learning/Content.ycm?pr=9491
※每年大約四五月會有這個「醃脆梅」活動,聽說每年的梅甕都長的不一樣,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參加的活動,還不賴!